【征文佳作】丁大力:佝偻的背影
作者: 上海市洵阳中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8日

  佝偻的背影

  丁大力

  我的母亲98岁了,我也望古稀。

  她是一位教师,我也是一位教师。在春日的阳光下,她的轮椅在前,我紧跟在后。望着她那稀疏的银发和佝偻的背影,历经百年风雨的她,三尺讲台的岁月也并非平静,但她依然是那样坦荡,那样平和。我浮想联翩。

  上世纪九十年代,学校实行职称聘任制。境况如此热烈,我的内心也涌出了申报一试的冲动。一天,我对母亲说起此事,她听后沉吟片刻,淡淡地回应说:不必去争。

  我紧接着说:工资待遇也提高一级。她凝视着我,眼神告诉我她在寻觅往事。她又淡淡地说:我工作了一辈子,从没有与领导谈过“钱”。她的声音虽轻,却重重地锤在我的心弦上。

  老母亲早年毕业于北京女师大,无论是学历、能力都不在人下。但似乎总遇不公,连晚辈、同仁均为之不平。但她还是永远的乐观、豁达。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三个字:“争?不争!”让我深深地记住了:争的是学识,不争的是名利。在世风不古的当下,保持这样一份淡然,保持这样一份坦荡,保持这样一份豁达,何尝不是一丝心灵的安宁呢?

  五、六十年代,多数人并不富有,有时却还拮据。作为教师的母亲接济贫困的学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她认为这是自己职业的天性。文革是知识分子的蒙难日,母亲也未能幸免,然而时至今日,当年那批六六届的学生也年近古稀。五十多年的岁月并未磨蚀师生之间的这份情感,月月问候,年年往来,连他们的伴侣和子女竟然像我们的家庭成员。年轮平添了人间的温度,桃李不言又何妨!

  母亲九十岁那年,我接她来家小住。由于腿脚的不便,她一要走动,我便去搀扶她,不敢有些许的疏忽。那次,我刚扶她挪动几步,母亲就停步了。她抬头凝望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无奈、愧疚。她喃喃自语道:“我真想帮你再干点什么……现在反而在拖累你。”我们相视而望,眼眶中都布满了泪花。

  一日,我外出返回,家里静静的,卫生间里有轻轻的响动。我疾步探看,眼前的景象让我心颤:坐在小板凳上的母亲,面前一盘清水。清水里浸着几方手帕。她那么专注地揉搓着,一下,一下,干瘪的嘴唇上现着淡淡的笑。我急忙抢下她手中的手帕,扔在水盆里。她涨红了脸,瞪了我一眼,大声说:“我快洗完了。我要洗完它。给我把晾衣架拿来”。随后,她把手帕一块、一块地夹在架子上,抻一抻,熨帖了,她又让我搀扶着走到阳台上,偏要亲手将洗净的手帕晾到窗外。

  她看到窗外的手帕在阳光下飘扬,回过头来向我笑了……

  我真想强记下这生活中的一幕、一幕,但记不下来。

  阳光下母亲的轮椅在前,我紧随在后。而今我才悟出了母亲佝偻背影的内涵:岁月只能佝偻她的身躯,却无法折曲她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