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自信 制度自信 雄心壮志 再创奇迹
作者: 上海市洵阳中学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20年08月28日

不可阻挡的前进步伐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礼赞新中国7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豪迈宣示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的坚定信心,激发着中国人民逐梦前行的巨大热情,激扬起中华民族再创奇迹的雄心壮志。

新中国70年何等辉煌!70年来,从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到拥有世界上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今天,曾经温饱不足的人们,即将迈入全面小康;曾经一穷二白的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曾经积贫积弱的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实现了气壮山河的历史性跨越;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走在时代前列。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我们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发出来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是从沉淀了我们全民族集体记忆的历史中孕育的,屈辱和苦难是它的土壤,所以它才如此地深沉,如此地动人心魄、撼人心魂;中国梦,是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和渴望中生长的,国家的强劲发展是它的现实支撑,所以它才如此地强烈,如此地动人心扉、振奋人心。中国梦的实质,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不可剥夺的神圣权利;实现中国梦是顺应人民意愿、合乎历史逻辑的正义事业,“正义的事业是任何敌人也攻不破的”。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围追堵截啊,什么封锁线啊,把它们通通抛在身后!

前进步伐不可阻挡,是因为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从一个积贫积弱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靠的不是对外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推动人类共同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对外开放中展现了大国担当。前进征程上,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这一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踏平坎坷成大道”。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迎着民族复兴的壮丽前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奔跑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定能把圆梦的辉煌写在不远的将来!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汇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广泛凝聚共识、不断增进团结。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政协工作作出部署,强调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谱写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指明了努力方向。

尽最大可能谋求共识,在更广范围赢得共识,就能得到更多支持、争取更多主动,为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凝聚合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发挥人民政协“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引导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时事政策,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和统一战线历史、人民政协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大局观,就能更好实现思想引领、凝聚共识,把大家团结起来,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就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这里的关键是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要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不要搞成“清一色”。要及时了解统一战线内部思想动态,把在一些敏感点、风险点、关切点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就要广泛凝聚共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广泛汇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要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实行新型政党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的作用,对各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作出机制性安排。要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引导港澳委员支持特别行政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拓展同台湾岛内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吸收侨胞代表参加政协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今天,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尤需加强大团结大联合,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承载着近14亿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一定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驶向充满希望的光明未来。

 

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

——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重要讲话

人民日报评论员

人类社会总是在不断创新创造中前进,世界文明总是在不断应变求变中发展。

“中华民族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根基”“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的变革和开放精神,鲜明表达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鼓舞着亿万人民永不停步的奋斗热情,凝聚起创造新的更大奇迹的磅礴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人民具有伟大梦想精神,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自古以来,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留下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等豪迈宣言。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正是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使中华民族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近代以来,凭着这种变革和开放精神,中华民族最终实现了从苦难到辉煌、由沉沦而奋起的命运转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40年来,中华儿女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创造了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人间奇迹;40年来,中华民族以“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执著,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改革开放作为“关键一招”,使中华民族“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进入新时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为艰巨。“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风云变幻,最需要的是战略定力;竞争激烈,最重要的是急流勇进;迎接挑战,最根本的是改革创新。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我们绝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也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推动中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关乎形象气度,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关系兴衰成败。以改革开放的眼光看待改革开放,以改革开放的姿态继续走向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