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洵阳特色共筑洵阳梦想
——洵阳中学图书馆工作提高部分自查报告
“勤勉、执着、追求”是洵阳师生四十多年来形成并坚持弘扬广大的学校精神,而创建区域内一流特色的图书馆,倾心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洵阳师生幸福、快乐、健康学习生活在校园也是我们多年来为之奋斗的洵阳梦想之一。
这些年来,学校始终重视校图书馆、资料室的建设工作,努力依据市、区有关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和管理的文件精神,开展和推进图书馆、资料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为能使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切实落实学校“承文化德,学会做人;分层递进,学会学习。托起每一个学生成才梦想”的办学理念,学校把争创区域内一流特色图书馆作为新三年发展规划一个重要目标提了出来,要求学校各管理部门,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实际行动上,都要始终坚持将校图书馆的建设工作贯穿学期、学年的工作计划之中,进入到学校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以期充分发挥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使之成为师生精神文明建设、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图书馆正在向这个目标迈进。现按照区中小学图书馆的检查内容及要求,对我校图书馆提高部分工作的自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加强图书馆建设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是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阵地。为此,学校强化对图书馆工作的科学管理,重视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工作能力的考核,将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绩纳入到每年二次的绩效工资考核内容中。为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学校还通过外聘专家(馆长)的方式,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
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都要制定专门的图书馆工作计划,以顺应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对图书馆的工作要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学校对图书馆和资料室的建设,管理,从人、财、物等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如2015年,学校投入到图书馆的图书经费超过标准50%以上。不仅如此,为配合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学校还对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管理,配备了电子阅览室,在保证纸质图书不减少购买的前提下又增加了电子图书的采购,今年学校购买了600册电子图书。
为了营造一个浓浓的图书馆读书氛围,学校自投经费几千元用于图书馆内部环境布置。另外百兆光缆接入图书室、阅览室、校园文化广场,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自2012年校安工程校舍改建后,现今的图书馆总面积达300多平方米,超过标准138.43%,图书馆设施齐全,馆内更是宽敞明亮,为学生检索图书资料、阅读学习提供了很大方便。
二、加强藏书管理,丰富馆藏资源
图书馆内在物质文化建设重点是藏书管理,根据学校办学的性质,任务,服务对象,发展方向和学校特点等。确定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原则,收藏重点和采购标准等。我们从根本上破除“重藏轻用”的思想观念,使之变为藏用并举,重在用上。同时我们着力调整馆藏结构,积极购置各类现代科技,技能方面的书,以满足素质教育对图书资源的需求,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使馆藏资料,图书资源和服务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针对学校前几年藏书陈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们坚持宁缺毋滥的藏书原则,从2010年起对现有馆藏开始清理,把陈旧,知识落后或思想不健康以及复本数过多的书籍进行大量剔除,下架。图书采购我们坚持以纸质图书为主,电子图书为辅。我们改变以往的图书采购方法,每次对于如何采购图书,采购什么图书,我们都要经过调查研究,力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发挥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作用。我们除了征询学校各部门老师和学生代表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外,还主动了解和关心学校课改和教学内容和动态,尽量购置对学校当前课改和教育教学有关的书籍。对使用量大的注意复本的适度性,做到合理有效。结合各个学科和图书馆的要求,对于一些与学校教育教学和人文因素无关的书籍,我们尽可能少买或坚决不买。每次采购图书我们会组织相关教师一起前往书店选书,合理选择购书渠道,这样不但买到了师生满意的好书,还节约了大量经费。现在我们的馆藏结构慢慢趋于合理。现今我校图书馆的馆藏纸质图书共有20951册,生均达58册。完全能满足所有师生的阅读需求,我们从以往的学生每次只能借一本书到现在的每位学生一次可借4本,老师也从原来每人一次可借10本增加到每次可借40本。就2014年借阅统计显示我校师生共借阅图书6563册(次),生均达17.8册。
三、设立休闲阅读文化广场
当你走进洵阳中学校园,你不仅会被校园自然人文的环境吸引,更会为一号教学楼二、三层的阅读(文化)广场而惊讶。在这每层不足60平米的开放空间里所蕴含的书香气息,着实让每一个来访者陶醉。
这里是学生的书房。倚墙的书架上,整齐码放着学生喜闻乐读的各类书籍。每月一个阅读主题,引导着年轻的学子们不断陶冶情操,砥砺人生;尤其是书架上的“交流窗”,有学生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喜欢的读物,供大家共同分享阅读的喜悦。
这里又是学生的课堂。百兆带宽的互联网、立地大屏的即时电子报刊、各类工具书,让学生的课堂从一个狭小的空间延伸至整个世界。课堂的疑惑,学生可以在课余问询纸质或电子书籍;想自我提升,自主学习一门感兴趣的学科,学生不仅可以在校园网上的大数据库中得到满足,也可以跨校、跨区、甚至是走向世界。
这里更是学生的乐园。阅读广场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管理模式运行。开设什么阅读主题,怎样布置阅读氛围,需要哪些学习资料,各班的图书小管理员都会定期展开讨论,最后将讨论结果上报给校读书领导小组;平日里的书籍整理、码放、电脑杀毒、升级、广场环境卫生等,也由学生自行负责。学校阅读广场的建立,不仅为学生的课余学习提供了立体、全面的场所,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四、全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系列活动
读书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文化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开展读书活动能发挥育人功能,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陶冶情操,使学生终生受益。为了使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悦读”,我校领导对开展读书活动是非常重视的,要求有关部门结合学科内容开展了多项主题和形式的读书系列活动。
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教科研主任,教导处,政教主任,团队老师,语文老师,图书馆老师等相关教师都是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内部分工明确,相互沟通,确保了每次的读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每次读书活动前学校责成图书馆老师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细则,校领导针对活动计划多次组织各部门进行讨论并进行详细分工。政教处组织班主任在班中对学生进行活动宣传,教导处组织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结合教学在课内渗透阅读的益处,语文老师在课上还针对如何有效阅读,怎样进行书评,征文,古诗朗诵,接龙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专题辅导。学校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官网也及时发布,更新推荐书目,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就这样全面,立体的宣传辅导,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师生参加读书活动的兴趣。学校参与阅读活动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百,我们的班主任,学科老师也身体力行,亲自加入到阅读活动之中,写书评,谈感悟,和班级学生一起交流读书体会。图书馆老师及时通过邮箱收集整理师生上传的征文稿件和摄影作品,并请相关老师阅读,点评,对优秀作品及时发布到校园网,微博,和微信官网上去,以便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等于与一个高尚的朋友在谈话。读书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还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了良好的道德情操。仅在2014年学校读书指导小组组织学生开展的近十个主题系列活动中,我校师生荣获等第奖有40人次,市等第奖21人次,区、街道等第奖19人次。
五、小管理员队伍的建设
由于学校存在学生群体的多元性特点,图书馆必须依靠小管理员发挥核心作用,以成为图书馆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此基础上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一大批学生,壮大小管理员队伍,形成持续不断的热效能,促进图书馆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近两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培养学生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全面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自主精神。我们吸收一批思想觉悟高,时间观念强,奉献精神足,服务质量高,创新意识强的学生组成了一支图书馆小管理员队伍。我们把吸收小管理员的范围主要定在预备班和初一的学生,因为他们的学习任务相对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来说要轻一些,他们对图书馆的藏书比较好奇,求知欲强,对录用的每一位管理员我们都要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向他们介绍小管理员的工作内容,任务,纪律,明确小管理员的岗位职责。教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快乐工作的含义,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当图书小管理员能学到图书馆的一些业务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并且让他们感受到当上图书馆管理员是一件引以为荣的事。图书馆还采用完善的激励机制,每学期对小管理员进行一次图书馆工作考核和优秀管理员的评比表彰奖励活动,让小管理员能体会到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以此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增强他们的责任感意识。
当然,通过这次自查,我们图书馆也发现了一些目前具体存在的问题有待我们今后完善与解决,如:未能做到高质量进行二次文献的开发,也未能及时向市区图书馆工作者展示我们的图情教育,读书活动成果以及形成校本课程供同行共享,未能主动了解学校教学的动态和教师科研的状况,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积极主动开展个性化服务,专题服务和定题服务等。总之,通过这次复评,我们找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给我们学校的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收获相当多。我们相信:我校图书馆(资料室)在图工委领导和评委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的工作越来越完善。